《齐鲁工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西合璧与时俱进

——记刘宏老师创新课程《表面工程》
   期次:第330期   作者:谷文文  学生记者苏小默   查看:17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对它依依不舍,只因为我盼望着有下一次这样的机会出现。”“也许在许多年后,回忆起大学中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时,我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表面工程》这门创新课。”在《表面工程》结课后,来自学生们的好评让刘宏老师特别兴奋。在惊讶之余,刘老师坦言,其实自己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表面工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选修课。在学校建设创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它充分借鉴和引进了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在建设《表面工程》过程中,中外教师同心协力,历经两年时间,探索出了一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效教学模式。
  与时俱进,让课堂与世界同步
  《表面工程》是我校推出教学改革以来的一门借鉴引进型课程。这门课由国内外教师共同承担,原版移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表面工程》课堂教学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现代研究的国内外参考文献,使课程内容始终反映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
  虽然听课的大三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英文基础,但刘宏老师仍担心他们难以理解全英文的课件。他贴心的把课件提前发到公共邮箱里,让同学自行下载。这样一来,同学们做了预习,弄懂了课件,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在课堂上,同学们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国外教师以广阔视角展现的前沿科学世界中恣意汲取营养。《表面工程》帮助学生们不出国门便可享受国外课堂教学。
  走出课堂,让理论结合实践
  走出课堂,进入实验室,组织学生实践是构建创新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表面工程》创新课中,引入化学沉积Ni-P合金实验,这是目前许多工业领域用于提高工件表面性能的实用技术。在实验过程中,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的培养。化学沉积技术对工件施镀前的表面处理要求十分严格,由于实验所用的一些试样片严重锈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镀前处理。为了缩短打磨时间,教师鼓励学生要敢于创造性的进行实验。实践证明,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有人提出了先用酸蚀除锈,用肉眼观察控制腐蚀时间,之后再辅以砂纸打磨的办法;还有人干脆用粗砂纸直接在抛光机上替代抛光布打磨试样,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创造性实践,不仅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而且把整个实验变成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正是在独立完成试样的前期处理、实验操作准备、施镀中慢慢的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的。
  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出击”
  如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困扰许多教师的一个难题,在此教学过程中,刘宏老师探索出了有效的方法。
  《表面工程》在课堂上采取以学生讨论为主的互动模式。将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划分成不同小组,通过小组的集体参与进行PPT制作、课堂讨论。这些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令刘老师惊讶的是同学们对此种教学模式非常感兴趣。课堂上第一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争先恐后上讲台的热烈局面。一个个富有创意的设想纷纷出笼,一些小组代表演讲PPT时中英文并用,使讨论课高潮迭起。将讨论课表现计入成绩的全新考核模式更是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创新课程结束时,同学们反映,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及团队精神。创新课带给学生的新鲜感和成就感让他们回味无穷。

齐鲁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896次访问,全刊已有544329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