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游戏容易上瘾,咱能让学习和工作也上瘾吗?

   期次:第460期   作者:管理学院 苗旺   查看:73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做产品的一个底层机制,“上瘾模型”。王者荣耀与上瘾模型有一款风靡全国打通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超级手游你一定知道,那就是王者荣耀,自推出之后仅用两年注册用户达到2亿,日活(日活跃用户)创造过5个月疯长5000万的纪录。从财务数据来看,2017年顶峰时期王者荣耀全年收入接近300亿元,到了2019年依然创收105亿元,具有超强的“氪金能力”。亲爱的小伙伴们,这里边又有多少是你的贡献呢?
  中国的游戏行业是块大蛋糕,年营收早已超过2000亿元,但像王者荣耀这样的现象级产品还是屈指可数。每年这么多游戏当中,王者荣耀应该不会是技术最强的,也不见得是画面最美的,那它凭什么成为爆款呢?这就不仅仅是靠技术和画面了,而是这个产品背后的商业原理。
  话说我们营销系有一位小马哥我是很佩服滴,有一次小马哥跟我说:“我发现王者荣耀怎么自带社交属性,我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每个人要么说我是玩王者荣耀的,要么说我是不玩王者荣耀的,玩不玩这个游戏竟然成了一个标签,把同学们分成了两队。”好了,如果要从营销的角度来给一个产品寻找目标客户,这显然可以成为细分的一个指标,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产品开发中的一个底层逻辑,叫做上瘾模型。
  斯坦福大学尼尔·埃亚尔教授在《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中提出了一个上瘾模型,这是产品设计中,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一套标准化方法,由四个阶段构成,分别是:触发、行动、多变的筹赏和投入,详细情况可以看这张示意图(见附表)。
  这个模型可以展开分析很多,比如仅仅触发就可以有淘宝这类自主型触发、拼多多这类人际型触发、瓜子二手车这类付费型触发等等,我们不做过多讨论,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再去深入了解。我们就用上瘾模型来分析一下王者荣耀这个现象级的产品。如果你倾情投入过王者荣耀,你可以审视一下,为什么会上瘾?腾讯这个产品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不是上瘾模型在发挥作用呢?
  下面我们来拆解。王者荣耀先是用免费或者人际关系触发你下载这个app;然后呢,与主线任务型的游戏不同,它侧重于让你组队去做对抗进而体验竞技的感觉,每一局可能都是不同的体验,获胜自然带来喜悦感,这就是多变的酬赏,如果是离上段位就差一局结果输了,那你可能就想着下把绝对能赢回来,然后小手手又点开了下一把,好了你开始反复投入并且沉浸其中。
  请你注意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刚才这一步很重要,这实际上是一种即时反馈的机制,什么意思呢,山东人喜欢嗑瓜子,一磕一大把根本停不下来,知道为什么吗?嗑瓜子你能获得即时的反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背英语单词,因为短期看不到效果也就是反馈的周期太长,我们就不太容易坚持着学下来把它变成可以用于交流的语言。
  蔡康永关于为什么学英语有个看法我还挺认同的,他说学英语的价值可能在于,你现在觉得辛苦好烦,但将来有一天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摆你面前但需要熟练应用英语,这个语言就是一道很大的门槛。
  好了,经过了前边的阶段,你段位也升了皮肤也靓了你也花了很多时间在打这个游戏讲真你也稍微有点烦了,但这个时候你会轻易放弃吗?不太会,为什么,让我们站在世界中心大声呼喊出四个字,上一期那四个字,是什么?沉没成本!是的,因为沉没成本让你没有即刻卸载而是继续玩了下去,直到某一天,在这一天另一个心理机制终于发挥了自己的威力,那就是适应性偏见。
  好了分析完了,你是否认可?我们今天不是来讨论打游戏本身,在打游戏这个事情上,我的看法是,第一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该玩的时候尽情玩;第二凡事适度为好;第三请你自行学习一个新的概念什么是机会成本。当然你可能不玩王者荣耀,但是像微信、抖音、淘宝、keep,有没有一款是你一刷再刷、一用再用停不下来的?这些产品其实都有共通的逻辑,不管你是搞营销还是做技术,产品开发中的这个底层逻辑,我们还是应当去看到,所以,上瘾模型,请你收下。
  咱们再来看看,运用上瘾模型,能不能也帮咱让学习和工作上瘾呢?
  上瘾模型的第一个环节,触发。
  第一个关键点是“立刻动手”。想一想,一项必须做但又不那么轻松的学习或者工作任务,你会不会说等等下周或者下个月再开始做?这样实际就把触发阶段给拖后了,每次这样,拖延症就找上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寒号鸟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买回来英语单词书,马上立刻现在就开始背吧;领导布置给你一项任务,马上立刻现在就开始做吧;邮箱里躺着几十封待处理的邮件,马上立刻现在就kill邮件吧;微信朋友圈有小红点点没有点开看,停,不要点,甚至请你关闭朋友圈更新提醒,因为这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学习的时候、工作的时候,请你把手机放远一些,专注在当下。
  第二个关键点是“缩小距离”。这个学习任务好艰难呐,这个工作报告好费劲呐,好累啊,一点儿不想动手,这种反应人之常情很自然。怎么办?把困难的任务分解,拆分成一个个简单的小目标(当然也不是赚它一个亿啦),这样呢就降低了心理负担,就更容易触发你的行动了。
  当年Uber刚刚面世的时候,美国人对网约车是不是足够安全很有怀疑,于是Uber第一步是推出高档车型,乘客因为高档车型缩小了对新兴模式的距离,降低了顾虑,慢慢就开始接受网约车了。Uber进入中国之后被滴滴收购,而滴滴的礼橙专车也有同样道理。
  总结一下,立刻动手、缩小距离,是触发阶段你需要重点注意的。该做的事情、必须完成的任务,立刻触发吧。种一棵树的最好时机,要么是十年之前,要么就是现在。
  上瘾模型的第二个环节,行动。给你讲一讲村上春树的故事,村上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高产作家,也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他在世界各地旅居和写作,有时在希腊的海岛,有时在日内瓦的湖畔。他说自己每天一大早起床后,煮一壶咖啡,施施然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写作。重点来了,每天写十页纸,每页四百字,不多不少,每天坚持。这个故事请你仔细的品一品。
  上瘾模型的第三个阶段:多变的酬赏。一杯奶茶、一份甜点、一套西装、一本好书、一段旅行、一束花、或者心里给自己点一个大大的赞,当我们给自己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设置一份一份的奖励,这些奖励就成了“小确幸”。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想做好,肯定都不容易,因为不容易,因为会放弃,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多变的酬赏。李诞总很是有趣但有句话他说的不对,我想我们都要相信,人间,值得。
  上瘾模型的第四个阶段:投入。曾经有位小李同学跟我说“旺哥,我四级考了两次都差一点点儿,实在运气不好”,我说“考了两次都差一点点儿,可能不是运气不好,可能是你还不足够努力吧”。这话说完我就忘了,直到突然有一天小李发了一个微信说他高分通过了,用了一个英语软件每天学习坚持打卡,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每天坚持做一项学习任务,坚持了一百六十天。
  所以,投入,也就构成了上瘾模型的最后一个环节,以此循环往复,不断强化。
  学习和工作都不容易,但是绝对都可以从中找到乐趣,不信的话,请你挑战上瘾模型。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为什么要上瘾,我不想上瘾,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工作,我找不太到这个事情的意义。的确,上瘾模型是行动层面的,而促成行动,需要你从心底赋予这个事情意义,找到价值。


齐鲁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564次访问,全刊已有540640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