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福农庄——筑梦人的世外桃源

   期次:第440期   作者:艺术设计学院 韩凌云   查看:586   


  从平阴回来后,思绪万千。酝酿数日,终于可以静下来完成这篇游记了。3月17日,我们跟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李军老师前往平阴县全福农庄进行考察。师生一行五人,晌午9时从学校出发,到达农庄时已是正午。汽车开进农庄,从车中便一眼望见那风格鲜明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檐角飞翘、流水潺潺,从不大的入口走进来,仿佛是穿越了时光,走入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农庄位于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纸坊村南边,山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背靠泰山余脉的大寨山,山间树木郁郁葱葱,一条自山半腰流出的泉水河似一条玉带环抱山庄,终年不息,缓缓流淌。现在是早春时节,正值花期,一朵朵粉红的花儿缀上枝头。树下,丛生着一些开着小白花儿的藤蔓植物。我想,如果晨露还在,那小小的花儿便会再多添几分灵动的水意了。从古风古韵的入口进去,看到的是个极平静的小内院,高宅飞檐、白墙黑瓦、亭台楼榭尽收眼底。马头墙的屋顶檐角飞翘,勾勒出了山庄与天空的轮廓线,增添了空间的层次,在阳光下投射出美丽的光影。从徽州运回的古老门楼、砖雕与木刻,都流露出浓浓的文化韵味。只是此时未能有一场蒙蒙细雨,因为总觉得烟雨迷蒙才是江南。那当年的老物件也只有在雾气氤氲中,才能让斑驳其上斑痕退去几分丑陋,透出历经风霜的韵味。
  看完了院子,我们一行人走进高宅的明厅。明厅设有两廊,面对天井,抬眼可见的飞来椅是地道的徽州民宅通常在楼上天井四周布置的建筑格式,头顶是四方天。眼见大厅还未修建完毕,只见有几个南方口音的木工师傅正在慢慢地磨着手上的木料,师傅年近七旬了,磨起来很不容易。问:“活儿这么累您怎么不带个徒弟过来?”老师傅摇摇头说“没有”。这回答真是让人有些怅然。有些老建筑物件安躺在地上,似在等待着重生,一些雕刻了一半的木料堆放在厅内的各处,旧石墩上支撑着还未被木料包裹的水泥厅柱,通过与“时间”的交易,新材与旧料,现代结构与古典装饰,修旧如旧,粉饰一新。那些曾被随意扔弃的废料,经由工匠之手,又重新恢复了尊严,而那些在现代施工现场似乎笨拙的传统工匠,也同样得到了昔日的尊严。岁月的沧桑一直都在,深厚的底蕴一直都在,旧貌新颜亦和谐。正要细细观察时,筑梦之人走了进来。他是这个山庄的主人,80后,酷爱木质文化,家族里从他往上数都是极好的木匠。早年间在烟台求学时与本是南方人的太太相识,经历了早期的拼搏与积累后,逐渐地产生了在北方造个徽派园子的想法,于是放弃了本就安稳的工作,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回乡创业。从2013年回村开始做征地,村民不认可,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到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山庄经历了五六年的沉淀才达到了如今的模样。这是情怀,更是一种智性的担当,我将这位李庄主称之为筑梦人。李先生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说道:“我现在就有这方面的设想,就是以后在这里做一个文化展厅,专门展示木工那种文化,更多的展示那种结构。木头的东西有生命感,现在的人太浮躁了,很少有人能坐下来学这些东西,之后加入体验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结构多神奇啊,一个墩子,放上就完事,这叫无根。一个大点的起重机吊起来就拿走了,但是再大的风、地震,它没事。”
  我们随着李先生的指引,走进一间餐室,屋内的门是从南方定做而来,雕刻有吉祥图案,地砖配以徽州原产的一线青,古朴高雅,地面中间的小井,源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将泉水引进来后,夏天打开它,咕嘟咕嘟一股凉气上来,冬日里打开,也是一股热气上来,泉水恒温,甚是惬意。推开另一边的屋门,徐徐的清风拂面,河水淙淙,坐在美人靠之上,或垂钓、或饮茶,小风一吹,美哉!廊榭下的水面养了荷花,还没冒叶呢,得到清明。水面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桥,水波粼粼。来不及过多遐想,我们跟随李先生走出餐室,走上内侧的连廊,连廊曲径通幽,厚实细腻的廊柱是运过来的徽州老料,有橡木的、榉木的,还有一些楠木的,寓意万年长青,绵延不绝。那柱子露在外面,自然老化,保持原汁原味。廊内精美的花纹都是手工雕刻,榫卯结构都可随时抽取,水榭上穿插了很多的木雕门帘也是古董了,廊檐下雕刻精致的满天星,富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长清木鱼石,如此时再有一位手撑油纸伞的女子优雅的从廊上走过,这样美好的画面,也许会更是让人感到,步入院落,仿佛是走进了徽派的艺术画廊。
  离开民居形式的建筑园子,源水而行,环村而过的泉水河缓缓流淌,水深尺许,水面如镜,躺在泉水下的丸卵石,常年的、静静地享受着泉水的冲刷,无形的泉水力量把这些丸卵石洗刷的颜色不同,形状各异,有的小如蚕豆,有的状如鸽蛋,五色斑斓,奇形异状,在阳光下放于手心好似有光华射出。边走着,只听得李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村子的由来:纸坊,在古代一般是大官安葬在此处后,慢慢形成的以做黄纸为主的市场,后来经延续这个村慢慢就改了名,成为纸坊村,而原来叫什么则无可稽考了。听着古老的传闻轶事,我向河的对面远远望去,远处的一条小径自花田间蜿蜒而下,花海深深,群山绵延,找不见它的源头在哪。往前继续踱着,忽见一缕缕炊烟在路的前方袅袅腾起,看不到民居,听不到人声鼎沸,那炊烟便多了些仙界的虚幻。花田边,梨花如雪,桃花粉红。林子里偶尔传出几声鸟鸣,空气之中,不只弥散着馥郁的花香,更夹杂有烧饭的烟火香气,我不由得加快了步子。
  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眼前看见的喧闹与刚刚静谧之景截然不同,有的顽童追逐打闹,有的孩子和大人们一起体验劈柴、摘菜、生火、烧水煮饭。秋千、木桩、滑梯等游玩设施应有尽有,每位游客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喜乐。这里土地平旷,有一泓泉水流过,泉水清凉,碧透见底,叮叮咚咚,跳跃欢唱。一群孩子拿着竹竿网兴奋的捞着鱼,我和我的小伙伴也加入其中。期间听闻几声犬吠,真真像是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遵循着自然之道。劳作之后,美食上桌,一盘鸡,一盘鱼,几盘农家菜,有青菜、鸡蛋、豆腐等,点盐滴油,口感适人,别具风味。就这样吃着美食、喝着美酒、看着远山,再下些微微细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那么简单,自然,毫无修饰,但这种质朴,摄人心魄。而每逢泉水节,山庄会有万人流水席,届时亲朋好友齐聚,来一同分享幸福的氛围和那股子的热闹劲儿。
  休憩片刻,我们来到了李先生种植的樱桃大棚。走来的一路上,见到了不少他从南方收来的觉得漂亮的老物件,龙纹凤纹的石雕、老石门、马槽、还有文革时候把头砸掉了半边的小石狮子,收来的老磨盘挑出个头差不多的铺成了路,寓意财源滚滚。一旁的竹林是李先生精心培育的特色。北方少见的黄竿乌哺鸡竹,叶儿还绿,竿是黄的。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几只母鸡在竹林里悠闲地踱着步子,竹树萧然,极为幽静。
  半天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整个山庄从建筑特色,雕刻装饰,功能服务,用材用料每一个小细节都饱含着筑梦之人的巧思与心血,多年的沉淀,尚来不及细细体会其十之一二。临去,看那老师傅还在磨着木料,已有了些进展,门口的泉水河还在静静的流淌着。

齐鲁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1761次访问,全刊已有544319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