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致辞集锦

   期次:第431期      查看:145   
 编者按:栉风沐雨七十载,弦歌不辍海岱间。10月18日,长清校区艺体中心礼堂内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专家论坛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校友们同各级领导嘉宾、社会各界友人一道,在这里共同庆祝学校(科学院)70华诞,共商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大计。本期特摘录部分大会致辞,以飨读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克复:
  结合自己对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的认识,与大家分享了与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的“不解之缘”:
  齐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轻工为特色的老牌本科院校。70年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不仅亲历和参与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推进改革的奋斗历程,也培养了一大批国之英才,创造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质量优异,声誉卓著,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成为山东省工业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本人与齐鲁工业大学有着不解之缘。十年前,被学校聘为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多次到访工大,与领导共商学校发展之道,与师生共拓科学育人之路。从这层意义上说,我其实也是一位工大校友了。我与嘉川校长相识多年,不仅学科专业相近,而且学术兴趣相投,彼此欣赏,相互扶持。嘉川校长在科研道路上持之以恒,十五年磨一剑,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对于投身在科技奖励低产的造纸行业来说,这样的成就实属难得。尤其是科教融合以来,与山东省科学院强强联合,学校科研实力、办学实力大大增强,为建设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作为山东省科教合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和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已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应该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广大科研人员要铺下身子,沉下心来,甘坐冷板凳,勇做栽树人,争当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面向未来,相信齐鲁工业大学必将不负时代重托和人民期望,充分利用科教融合、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早日实现创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为国家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校长伊万先生作为国外友好高校代表在学术与办学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与齐鲁工业大学的友好合作之于中乌两国的深刻意义,同时寄语齐鲁工业大学的学生:
  贵我两校的学术团体对于未来发展抱有极大兴趣。因此,我们正在努力改革现有的友好教育制度,以期创建我们共同的中乌联合学院。
  中乌合作办学这项倡议得到了山东省教育厅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支持,这也将有助于中乌高校间的合作,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好的高等教育。
  请允许我再次强调,贵我两校合作办学这一盛事恰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建校70周年。这进一步说明了那些具有研究所背景的大学,拥有无数创新和进步的机会,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谋取福祉。
  我也特此寄语在座的各位同学,因为你们将会成为新文明的缔造者:
  ·成为新世界的创造者·在那里生活、发展进步。
  我相信,贵我两校间的进一步合作将带来新的成果。同时,我也相信,两国人民的梦想和期望终将实现。我们的中乌学院即将成为现实,这将激发中乌两国以及两国高校间长期且富有成果的科教事业。
  在此,我对校长先生和贵校的全体教职工表示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继续推动欧洲和中国大学体系的国际化和创新进程。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从齐鲁工业大学的发展情况、社会责任、全省部署等方面对齐鲁工业大学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希望: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是科教合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和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自1948年建校以来,根植于齐鲁文化的沃土,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我省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学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先后与山东轻工业学校、山东省银行学校、山东省科学院的科技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建设菏泽校区,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办学水平、综合实力,以及省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山东省新型工业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齐鲁工业大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出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意见》,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精准发力十强产业,努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科技支撑、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凝聚起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力量,推动山东经济由大到强,走在前列。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习近平总书记“两个走在前列”精神指引下,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建设现代化强省,必须全面求强,不仅要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也要求实现从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双一流”建设,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启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希望齐鲁工业大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借助科教融合的重大机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教授作为国内高校代表致辞。
  齐鲁大地,华夏之央;先贤辈出,孔孟之乡。齐鲁工业大学勃兴于此,融汇文化之底蕴,培育杰出之英才。作为山东省建校较早的公办本科院校之一,以轻工学科闻名。70年来,学校秉承“明德励志、崇实尚能”的校训,全面推进“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的科学发展方略,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群贤毕至,英才辈出,为民族振兴、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自去年以来,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强强联合,开启新一轮科教融合之先河,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学校(科学院)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仅用了一年的时间,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抓好顶层设计,启动“八大行动计划”,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获批国家新工科教研项目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奖励的等级、数量以及综合排名均名列山东高校首位,对山东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声望卓著,成就斐然。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融合的经验和特色,对江南大学和各兄弟院校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我们江南大学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先后创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虽然地域不同,却都是在时代需要中应运而生,虽然发展各异,却都传承轻工特色,在办学传统中都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年来,双方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密切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兄弟般的感情,实现共同繁荣与快速发展。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转移、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是我国高等教育确定发展方向、制定教育政策、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依据。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青岛啤酒集团原董事长孙明波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在这欢乐喜庆的氛围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齐鲁工业大学建校70周年。我也非常荣幸作为校友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齐鲁工业大学的46余万校友,向母校70华诞送上真挚的祝福。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我们这批学生已经离开母校有36个年头了,我们是78年入校的,今天回到母校,倍感亲切和激动,满怀感恩和祝福。我们母校建校70周年来,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不断发展壮大。为我们国家和地方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我们46万工大毕业生和学子中,有科技精英,有企业家,有党干部。我们的校友分布在全国的四面八方,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上,都在为国家奉献,为母校争光。感恩老师,是你们的辛勤汗水,让生命的花朵在这片沃土中绽放绚丽的花,结下丰硕的果。
  作为学校招收的首届本科生,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四度春秋、四度寒暑,母校教育我们做人和知识,铸就了事业发展的基础。毫无夸张的说,工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时光飞逝,一晃四十年过去了。近期,我们首批本科生,四个专业八个班都在搞相识四十年的纪念活动。四年的大学生活至今记忆犹新,令我魂牵梦绕终生难忘。母校作为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摇篮,作为我们走向社会的铺路石,永远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永远是我们终身眷恋的精神家园。正是母校的教诲、哺育,我们成就了昨天,我们成就了今天,我们孕育了明天。虽然我们已经离开母校多年,但母校永远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最可贵的记忆。每每回想起母校温暖的关怀,老师们谆谆教诲,同学们亲密无间,不觉萦绕于怀、日久弥新。感恩母校,我们幸运地成为70年华诞的见证者、参与者。母校的精神、校友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去搏击一个一个更加美丽壮阔的人生。
  70载栉风沐雨谋进取,几代人薪火相传谱华章。作为工大学子,我时刻关怀关注母校的发展。从轻工院到工大,从黄台到长清,从教学到科教融合,母校的每一个脚步、每一点声音都牵引着校友们的关心和关注。看到新的校区拔地而起,我们欣喜若狂;得知母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倍感荣耀;听闻母校及省科学院实施科教融合,我们也无比的期待。如今的齐鲁工业大学,在办学环境、招收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等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让我们全体校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如椽大笔写不完知情岁月,千言万语诉不尽满腔深情。今天2018年10月18日,母校70年华诞,我们一同站在这块神圣的精神高地,把祝福献给历尽沧桑的母校,把战歌献给呕心沥血的师长,把掌声送给可亲可敬的师弟师妹。各位校友,我们有幸生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期盼母校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大学、世界著名大学,我们也有责任为母校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70年校庆是对辉煌历史的回首纪念,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翘首展望。作为一个母校校友,我会继续推动校友与母校全面合作,探索携程创新之路,实现共同发展。同时我们呼吁广大校友,无论身处何处,身居何时,都要始终铭记母校恩泽,始终关心母校发展,为母校事业贡献力量。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张炳荣作为教师代表,结合自己的成长与教学经历,表达了对齐鲁工业大学深厚的感情:
  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夕,胶东工业学校创建,承担起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四十年前,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山东轻工业学院应运而生,开启了本科教育新征程。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进入科教融合时代,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掀开了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教师,向我们为之终生奋斗、引以为豪的学校表达最衷心的祝福!向带领我们埋头苦干,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各级领导,向始终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来宾们、校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是工大第一批本科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一进轻院门,终生工大人”。四十年前,随着轻工学院首届本科生的入学,学校正式开启了大学建设之路。我们忘不了,八个班的同学和所有领导、老师挤在小红楼的画面,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关怀温暖;我们忘不了,仅仅四年之后首届本科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真可谓师生无缝对接、打成一片,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忘不了,师生一起出操、一起打球、一起排队打饭的场景,课堂上教学相长,课下坦诚相见!数十年如一日,我们“明德励志”,教书育人品德至上;我们“崇实尚能”,志以工业兴邦;我们不甘人后,奋起直追,以工大人特有的品格和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建设一流工业大学!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工大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水平持续提升,教学条件逐步完善。从过去的粉笔黑板,到现在的PPT多媒体、课堂在线,一级级尊师重道,一代代薪火相传。教学质量从过去靠自发自觉的蜡烛精神与自我要求,到现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更可靠更规范的量化管理。教师队伍中,各类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泰山学者以及千人计划、双聘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不断扩大。一批骨干学科、特色学科在孕育、在成长。科研平台和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从过去的单个科研拔尖人才到现在的多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协同创新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科技成果研究推广中心、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项目和科研奖励等多方面都发生了量和质的巨大变化。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工大需要新担当。我们欣喜地看到,科教融合以来,学校党委制定的宏伟发展蓝图,让全体教师备受鼓舞。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师更要本领强。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价值导向,围绕学校发展定位,积极参与到“博士授权单位”“双一流”建设中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教师作为科研的主力军和发动机,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知识的创造者,要下大力气做好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技术转化提升科研水平,实现“政学研产用”一体化发展,让“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沃土”的美誉在新时代继续彰显,发扬光大!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需要我们时刻对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让我们满怀前所未有的坚定信念,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抓住机遇,为早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张熙若代表全体在校生,向学校70华诞致以诚挚的祝福:
  七十年家国情怀,七十载时代长歌。在这个孕育希望、满载收获的深秋,在全国人民“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的新形势召唤下,我们欢聚一堂,庆祝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70岁生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生向学校表示热烈而又诚挚的祝福,祝学校生日快乐!同时,向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来宾、校友和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载开创基业。筚路蓝缕,一步步走来,我们的新工大取得了太多傲人的成绩。学校综合排名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平台取得重大突破,科研实力持续增强,成果转化链条更趋完善,国际合作达到新高度……作为工大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为学校取得的璀璨成绩而骄傲,为学校的流光溢彩而欢呼。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载砥砺奋进。明德励志,崇实尚能;结缘工大,最美华年。不知不觉,我来工大也有三年之久了,在这个尽善尽美、热情洋溢的舞台上,当科教融合驱动创新发展,当“八大行动计划”引领“双一流”建设,当双学分制孕育综合素质培养……每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都从此结缘。从我们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已经成为我们身上最闪亮的名片和底色,更是我们最强大的平台和依托,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七十年弦歌不辍,七十载接续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生逢其时,更重任在肩。让我们依托学校七秩华诞的春风,不忘初心,追逐梦想,做“有理想”的青年;勤学苦练,创新思维,做“有本领”的青年;铭记责任,涵养情怀,做“有担当”的青年;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做“重实干”的青年,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厚爱,在追求卓越中成就事业华章。
  七十年共襄盛典,七十载继往开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让我们深情祝福学校70岁生日快乐,祝福学校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祝愿我们在新工大的期许中,以梦想家的无畏、奋斗者的姿态、创新者的胆魄以及实干家的情怀,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精彩华章。


齐鲁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811次访问,全刊已有5456436次访问